隨著OTT大屏經濟向好的趨勢,各視頻平臺對會員體制多次進行細化,由手機、電視通用的會員演變為電視端、手機端的“分門別類”,由一個會員賬號可以登陸多個設備轉變為只能登陸一個,甚至vip后還有svip……且在多個平臺限制用戶標配功能,“威逼”用戶開多個會員的形勢下,各家的會員費也在節節攀升,視頻網站屢次藐視用戶權益的現象越來越多。
付費會員的背后,原本是忠誠度更高、消費能力更強的消費者以及提供更加優質服務體驗的商家。但當越來越多平臺開始用各種獎勵和優惠吸引用戶付費后,“會員經濟”卻轉變成為平臺對老客戶“薅羊毛”的“利器”。
近日,#愛奇藝被爆禁止HDMI連線播放# #平臺開始反薅用戶羊毛#等多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對于視頻網站亂收費的現象,1月12日,上海市消保委發文表示,投屏是移動端用戶正常的使用場景,消費者付了錢,在手機上看還是投屏看都是消費者的權利。視頻平臺更無權不當獲取手機權限干涉消費者采用第三方或者連線等方式投屏。
在這樣的形式下,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完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護,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而不是如今的老會員原本享受的權益被稀釋,在拆分騰挪后被塞給了花更多錢、更高等級的會員。
視頻平臺要合法合規的保障消費者相關權益,平臺應當尊重廣大消費者,恪守誠信原則,遵守法律規定。視頻平臺經營者應認真自查,主動整改,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依法承擔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真正在完善用戶體驗方面下功夫。
一家企業的良好形象,尤其是在消費者心中的良好形象是企業極其重要的無形資產。“成于思,毀于隨。”因為短期的蠅頭小利,連形象也不顧了,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對消費者予取予求,這樣的企業是走不遠、走不長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報京鄉人民政府 舒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