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根植于人民的內心,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要在文化自信上堅定腳步,凝聚起砥礪前行的磅礴力量。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段話揭示了文化自信在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的深層力量不斷推動著時代的變化,影響著國家的發展方向。文化自信在鄉村振興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既能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精神動力,還能為我們筑基鑄魄,沒有文化自信的建立,就不可能有鄉村的繁榮與發展。
堅定文化自信,鑄好中華民族的“魂”。書中《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這篇文章描述了對民族文化歷史的一種自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國家就不可能興旺發達、民族也不可能精神獨立。人不忘本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要弘揚中華文明的根和魂。新時代的青年黨員身負時代重任,我們要秉承紅色基因,堅定文化自信,奮發向上,篤定前行。在當前嚴重的疫情防控中,更有一群年輕的黨員心懷遠大夢想,牢記使命,逆向而行,堅定的站在疫情一線,奏響了青春之歌。
堅定文化自信,鋪就鄉村振興的“路”。鄉村的發展離不開“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等豐富內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要讓村民“住上好房子、開上好車子”,還要讓村民“過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滿足其精神需求。村民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美的感受和需求日益增長,希望家鄉有特色味道、有鄉愁記憶、有文化靈魂、有迷人的美麗鄉村。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我們要努力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設施,加強文體隊伍建設,引導更多村民樹新風、破陋習、遠迷信,自覺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堅定文化自信,爭做傳播文明的“人”。充分發揮村文化站、村文化室、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的作用。組建村文藝隊伍,將身邊好人好事、優秀典型以不同的文化形式表現、傳播,并經常以各種節日為契機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努力倡導和諧、文明的社會理念,營造關愛互助、安定團結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群眾文明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評選活動更是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推手,樹立典型、弘揚家風,以家風帶作風、促社風、樹新風,不斷增強村民的文化自信。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深知鄉村的快速發展,文化的建設最為重要性。鄉村振興重在長效,不下苦功難以做到“治標又治本”。文明自信離不開村民的自身內生動力,只有堅定文化自信,“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才會越走越好,美麗的鄉村愿望才會越來越近。(安徽省桐城市龍騰街道辦事處 廖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