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云南省巧家縣包谷垴鄉堅持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整合工作力量,壓實工作責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格局,迅速推進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走深走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強化黨的領導,引領普法強基。該鄉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鄉、村、組“三級書記”抓普法工作機制,構建主要領導帶頭抓、分管領導統籌抓、職能站所具體抓、相關部門協調抓的聯動格局。黨政班子全面落實“會前學法十分鐘”要求,深入學習憲法、黨章黨規及與農村基層工作緊密相關的專業法律法規,有效依法依規處理工作事務、解決問題,切實提升依法履職能力。同時,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整合鄉機關各站所和學校、村社干部及公益崗位人員612人,組建黨員普法志愿隊,在全鄉范圍內打造一支政治過硬、忠于法律、扎根基層的常態化普法工作隊伍,聚焦重點村組、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運用一線工作法,將普法端口前移,深入村組田間地頭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確保工作力量“沉下去”,推動普法成效“提上來”。
劃分普法“兩張網”,壓實工作責任。以村(社區)為單位設立8個村級網格,以自然村為單位35個黨支部網格,統籌精干力量,將全鄉7312戶居民包保到網格員,發放《普法強基補短板暖心聯系卡》,讓干部找得到普法對象,讓群眾知曉普法的主體,構建“雙向奔赴”的普法工作格局。同時,定期組織網格員進行培訓,交流梳理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和疑惑,準確分析研判,及時加以解決,確保全鄉普法強基補短板工作一體化推進。
線上線下雙推進,宣傳氛圍濃厚。充分發揮“兩微一端”宣傳陣地優勢,利用微信群、應急廣播、“大喇叭”,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向群眾推送法治小故事、命案防控知識要點。同時,組件普法宣講團,深入各村組開展“法制小故事”宣講。近期以來,微信公眾號共推送宣傳資料9篇,在微信交流群轉發普法知識2400余條,線上宣傳16000余人。開展“法制小故事”宣講47場次,設置法治宣傳展板9個,印制法治宣傳標語20條,布標橫幅10條,在黨政機關、加油站、賓館設置的LED屏幕24小時動態播放法治宣傳標語。
因地制宜接地氣,貼近群眾生活。利用春節前夕學生放假、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和鄉村趕集日重要節點,開展“法治宣傳進村組”和“法治宣傳進校園”活動,圍繞憲法、民法典、反有組織犯罪法、防養老詐騙、防電信詐騙、掃黑除惡、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將法律知識生動形象的傳遞給群眾,著力補齊農村普法短板,打通基層法治宣傳最后一公里。據悉,該鄉近期累計開展法治宣傳活動6次,發放各類宣傳手冊(含法治宣傳手冊)3000余份,現場接受法律咨詢60余人次,受益群眾6000余人,開展“法制宣傳進校園”9次,覆蓋學校11所,受益學生3512人。
部門聯動齊上陣,形成工作合力。派出所、市場監督管理所、綜治中心等多部門密切配合,聚焦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開展安全大檢查,通過走訪、交流、以案釋法的普法方式,向企業員工解讀宣傳《安全生產法》等政策法規,結合典型案例,進一步宣傳普及生產安全、消防安全、用電安全等方面的法律知識,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截止當前,張貼安全生產海報750余張,走訪宣傳企業、商鋪等9次,發放法治宣傳資料2100余份,切實做到宣傳到位、排查到位、整治到位,不留死角,不漏盲區。
“通過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將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識精準送到群眾身邊、植根群眾心里、更好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服務,補齊農村地區法制宣傳短板,營造一個人人學法、戶戶懂法、家家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包谷垴鄉黨委書記王振權介紹說。(馬晗 云南省巧家縣包谷垴鄉綜治中心信息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