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連月來,不少學校積極響應號召,開展“大思政課”,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學生,用黨的先進理論鑄魂育人,深化學生思想政治意識,讓學生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以史育人,照好歷史這面“鏡子”。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尊重歷史方能著手當下,放眼未來。歷史這條漫漫長河當中孕育出了眾多值得學習借鑒的英雄榜樣,滋養出了不少先進的優秀的政治思想,也培育出了一些昂揚奮進的革命精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的偉大歷史指引我們沿著正確的道路堅定前行。要推進“大思政課”建設,首先就要做好“四史”教育,擦亮歷史這面“鏡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辦學育人的全過程,加強學生國家意識、民族意識。永保初心,永擔使命,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武裝思政頭腦。
以教育人,用好教育這方“展臺”。教書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教中帶育,育中含教,教與育結合才能稱之為教育。教育不是完全針對某一門課或某一本書,應當融會貫通,綜合性教學。三尺講臺不僅僅是各門學科知識的教授之地,也是為人處世、人生觀、價值觀的培育之所。推進“大思政課”建設,不僅要獨立開展思政教育,也要將思政內容與其他學科內容相協作,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信仰教育,要在潛移默化中促成學生對思想政治的熟悉感、歸屬感,要在教育這方“展臺”中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魅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同傳統課堂融合,增強“大思政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以行育人,發揮行動這一“抓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在實踐中增強理論演進、策略運用,形成了協同有力的行動格局。推進“大思政課”建設,要以行動為“抓手”,在實踐中真切體會、感悟思想政治意識,提升、增強思想政治覺悟。鼓勵引導學生知行合一,深入社會,爭當志愿者,在行動實踐中領悟思政精神,展現學子的責任擔當和青春風采,讓優秀的思政理論不再停留于書本,而是真正的入腦、入心、入魂,爭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班人和奮斗者!(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教育局 翁雯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