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提出,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并對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重大部署。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面對新時代下的生態文明建設新命題、新任務,紀檢監察機關應當充分發揮監督執紀的“望遠鏡、顯微鏡、放大鏡”作用,為環境保護保駕護航。
突出“主責”監督,架好環境保護的“望遠鏡”。抓實“一把手”監督,緊緊圍繞“縣、鄉、村三級‘河長清河’專項行動”,壓實河長責任,推動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帶領廣大干部職工抓好轄區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緊盯黨委(組)主體責任落實,督促責任部門建立嚴格的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和監管制度,推動庫區生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農業農村污染防治等工作,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突出“重點”監督,架好環境保護的“顯微鏡”。紀檢監察機關要聚焦各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保問題、聚焦第一責任人履行責任情況等事項,加大對問題的掃描探究與思考,查擺整改重細節,給監督“列清單”,給部門“開處方”,給責任人“常治病”,推動工作整改落實,并嚴肅查處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不正之風和各類違紀違法行為,以案促改,加大懲治震懾。
突出“貼身”監督,架好環境保護的“放大鏡”。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派駐機構“貼身”監督作用,采取會議會商、電話、面對面溝通等方式,督促發改、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林草等部門嚴格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推動重點任務落實。要強化內部溝通聯系,握好“放大鏡”,督促部門聯合共商,及時研判采取措施,互融互通促推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生態文明建設這項偉大工程中,紀檢監察機關不是旁觀者,必須認真履行監督檢查職責,從嚴從實抓督導,強化跟蹤問效,嚴肅追責問責,推動黨的重大部署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動真格、出實招、見實效。(羅榮梅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紀委監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