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當下發展的時代大勢,品牌建設更是推動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各地區紛紛借助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品牌建設之路。截至去年底,如“麗水山耕”、“神仙大農”、“醉憶杭鮮”等浙江已經打造了54個多品類區域公用品牌,浙農產品正以區域公用品牌為帆,闖出一片新藍海。
創一方品牌,立足后方最穩固的支撐。“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好產品要想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獲得更大的溢價空間,必須要有強大的品牌背書。政府要立足“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手”的最佳結合點,充分發揮統籌全局的作用,引領核心品牌標識路徑深入人心。品牌要搭建創新可持續的運營平臺,招引吸納優質產品。優勢產品可以借力新平臺擴大銷路,實現1+1>2的放大效果;弱勢產品則可依托平臺進行統一收購、重新包裝,鑲上品牌金邊。
興一方品牌,握住農民最深切的期盼。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如何讓發展的紅利更多惠及農戶是實現共富的關鍵所在。一方面品牌要在嚴格規范的準入門檻下,主動簡化辦事流程和手續,吸納更多農民共同搭建共贏大平臺。另一方面品牌發展要將自身發展與農民利益緊密結合起來,與農戶形成利益共同體,既保證了品牌有穩定的貨源,也能為農戶疏通產銷的最后一公里。
揚一方品牌,獲得市場最實在的認可。“打鐵還需自身硬”,品牌終究要靠生產者創造,靠消費者選擇,靠市場來決定。市場認可的品牌無非是包含并傳遞出某區域內生產出的某產品具有著特別的優良品質和食用價值的信息。打造國民放心品牌的根本在于把產品做好,避免“重炒作、輕實效”。要結合地方特點和產業實際,加快品牌農產品地方標準的制定,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嚴把質量標準,維護市場秩序,才能實現品牌變名牌,完成富民強省的時代使命。(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安洲街道選調生 顧苗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