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微拂,春意暖暖,距離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已過六十載,而雷鋒同志舍己為公的崇高境界、“釘子”般的敬業精神、大愛無疆的為民情懷卻永未褪色,就像這絲絲春日暖陽縈繞心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力量。”三月是“學雷鋒月”,正是春光無限好,耕耘要趁早,廣大黨員干部要向雷鋒同志共看齊,辛勤耕耘、積極奉獻、真誠為民,將“雷鋒精神”永相傳,激勵世世代代有志人。
和暖三月喚起初心,在煦日暖陽里學習雷鋒同志的“向黨本心”。“我覺得一個革命者就應該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雷鋒同志對黨的濃厚忠心和堅定信仰是支撐他一生矢志不渝為大公奉獻己身的精神支柱,也是雷鋒精神永不褪色,在時代的變遷中歷久彌新的靈魂所在。信仰是引路的“明燈”,新時代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奮輯不停,低頭趕路,路的方向正是跟隨黨的腳步,聽從黨的號令。青年干部更要筑牢忠誠本心,壯實信仰力量,一心純粹堅貞為黨和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要有“臣心一片磁針石”的信念和“愿得此身長報國”的豪情,把一方小我融入廣闊大公之中,將真金烈火的“赤膽忠心”和血氣方剛的“錚錚鐵骨”建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上。
春“雷”奏響勤勉音,在晨光熹微中學習雷鋒同志的“愛崗篤行”。雷鋒同志說,“我愿做高山巖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風雨中艱苦的斗爭中鍛煉自己,不愿在平平靜靜的日子里度過自己的一生。”雷鋒的童年并不幸運,7歲就淪為孤兒的他并沒有就此沉淪于命運的不幸中,而是奮起向上,將自己生命奉獻在革命中,奉獻在崗位上。他曾參加上寺水庫搶險救災,帶病連續奮戰7天7夜,在每一行都兢兢業業的雷鋒滿載榮譽、嘉獎無數。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要學習雷鋒“精做一行,細行一事”的工作態度,時刻有“業精于勤,慌于嬉”的緊迫感,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踴躍擔起崗位使命。更要學習雷鋒“肯鉆”、“愿擠”的釘子精神,“荊棘載途,玉汝于成”,要追求在急難險重中磨煉意志,錘煉本領,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
春“鋒”吹撫為民心,在春意漫卷中學習雷鋒同志的“真淬愛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日記》里處處彰顯著他的為民情懷,正所謂“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總是在人民群眾需要幫助的時候將溫暖帶給人民,留下美德卻不留姓名。黨員干部要根植“處處替民想,事事替民憂”的為民情懷,做人民群眾的“陽光雨露”,用一言一行滋潤人民的“心田”。“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做好了人民的工作,就是做好了穩固家國的工作。實踐中,我們要將調研深入到人民的“田地間”,在人民的“耳畔邊”、“板凳上”探訪需求,以人民所盼所思做為工作的“牽引線”、政策的“風向標”、方案的“指南針”,切實為人民群眾解困難、謀利益。(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福溪街道小淡溪村選調生 王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