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1zkob"><video id="1zkob"><input id="1zkob"></input></video></u>

<u id="1zkob"></u>
<acronym id="1zkob"><video id="1zkob"></video></acronym>

<i id="1zkob"></i>
<i id="1zkob"></i>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 > 人物 > 正文

朱有勇: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農民院士”

2023-02-28 10:41:45 | 來源: 中廉在線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脫貧攻堅這一關鍵時期,涌現了一批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時代楷模。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就是這樣一位駐扎基層,將科技帶到瀾滄縣的村寨中去,用科技力量改變當地貧困面貌,成為全國科技扶貧的典范的學習榜樣。

心系農民,不忘初心。朱有勇和同事們剛到瀾滄縣的村寨走訪調研時,目之所及卻這樣揪心——籬笆房、茅草房四處漏風,一個火塘、幾件炊具、一堆玉米和一兩頭豬就是一戶人家的全部家當,這讓朱有勇想到了自己小時候的情景,頓感內疚“我們虧欠農民的太多了,我們是黨和人民培養的,是我們來晚了……”。之后朱有勇和同事就開始奔走在瀾滄縣的各個村尾寨頭,按照毛主席的教導,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須首先了解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首先,掛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扶貧工作站”,在朱院士團隊帶領下,鄉親們一邊種田一邊學技術,樹立了科技致富的觀念。朱院士說道“我們習慣了把論文寫在紙上、發表在刊物上,錯了可以推翻重來,但現在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我們只能勝,不能敗!”而瀾滄縣的脫貧致富就是對朱有勇院士科技脫貧,敢作敢為精神的最大肯定。其次,通過對自然氣候進行科學分析,抓住優越條件,種植冬季土豆和冬早蔬菜,將冬閑田變成了高產田、脫貧田,搶占春季新鮮果蔬市場,幫助村民致富增收。最后,發揮森林優勢,發展林下經濟,利用先天的優質腐質土,引導瀾滄縣人民群眾種植林下三七、林下重樓等中藥產業。從昔日深度貧困的“直過民族區”到今日“科技扶貧示范縣”的跨越,記錄著朱有勇這個“農民院士”五年如一日的一線攻堅,大山無言,一石一礫皆是見證,朱有勇腳步丈量的地方,就是一個村寨脫貧發展的希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多多學習像朱有勇院士這樣的時代楷模,發揚腳踏實地、敢作勇為、善干善成的精神,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把前人的成果鞏固好,將榜樣的精神發揚光大,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陳永珍 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停洞鎮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李巧珊
手機版
畢業論文網
相關閱讀
點擊排行
編輯推薦
精彩圖文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法律顧問 | 人員查詢 | 手機版
本站所刊登的視頻﹑信息和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中廉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7190328 值班電話: 13031055678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顧問: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
京ICP備19041149號-1
經營許可證:京B2-2019256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9041
出版經營許可證:新出發京零字第朝200078 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京)字第16360號

国产区更新91
<u id="1zkob"><video id="1zkob"><input id="1zkob"></input></video></u>

<u id="1zkob"></u>
<acronym id="1zkob"><video id="1zkob"></video></acronym>

<i id="1zkob"></i>
<i id="1zkob"></i>